血液检测辅助诊断"强迫症"—— 伯豪医学助力"精神疾病"实现早诊早治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难治的精神障碍,缺乏客观的实验室证据来支持诊断。

  张海音教授带领的强迫症研究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刘宗正教授、麻省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Ming T. Tsuang 教授以及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联手合作,聚焦探索可能用于强迫症诊断的外周血基因标志物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基于外周血转录组基因标志物的强迫症分子诊断方法。


  近日,研究论著Blood-based dynamic genomic signatur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在知名学术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 Neuropsychiatric Genetics上发表。


  文献索引:Wang Y, Cheng C, Zhang Z, et al. Blood-based dynamic genomic signatur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 J Med Genet Part B. 2018;177B:709–716. https://doi.org/10.1002/ajmg.b.32675 



强迫症分子诊断研究获理想初步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无精神疾病对照人群的外周血全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从2万多个基因表达信号中成功筛选出了可用于强迫症甄别的6个外周血特征性基因表达信号(COPS7A, FKBP1A, FIBP, TP73-AS1, SDF4, and GOLGA8A),可将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以及无精神疾病对照者区分开。

  本研究构建的外周血转录标志物的预测模型对强迫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938 (通常ROC AUC值大于0.8即认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达到86%、 88%和85%,可准确区分强迫症患者与无精神疾病对照者、以及外在表型相似的其它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等其它精神障碍,获得了理想的初步研究成果。



强迫症临床诊断缺乏实验室证据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难治的精神障碍。部分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内容荒谬,易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混淆;强迫症患者多伴随焦虑、情绪低落等情绪症状,易与抑郁症混淆;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同时存在强迫症状。

  包括强迫症在内的诸多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精神科医师结合病史内容以及精神检查来进行判断,缺乏客观的实验室证据来支持诊断。

  这些情况造成了:在临床上,我们有时候不容易将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做一明确区分。

  若有客观、稳定、有效的实验室指标可用于强迫症症状的甄别与诊断,那将极大的提高强迫症诊断的真实准确性。


强迫症外周血辅助诊断表现优异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无法通过脑组织活检进行病理性诊断,而外周血取样无创、安全、简便,成为了精神障碍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可行选择。

  本研究中,张海音教授带领的强迫症研究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刘宗正教授、麻省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Ming T. Tsuang 教授以及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联手合作,通过外周血特征性基因表达信号,可将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以及无精神疾病对照者区分开。

  这一研究结果证明外周血基因标志物用于辅助诊断强迫症是完全可行的,这将极大的推动强迫症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有利于强迫症的早识别、早诊断、精确诊断,从而尽早的精确的聚焦目标人群以实施有效干预,降低疾病负担。


伯豪医学致力疾病早筛项目研发


  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致力于个体化医疗的疾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技术/产品研发。

  公司现已推出mRNA结直肠癌早期筛查项目,该项目仅需2ml外周血,即可准确评估检测者患病风险。该项目现已参与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和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


 

新闻动态

NEWS